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蘋論:台灣芬蘭化 蘋論:台灣芬蘭化是癡人說夢 ●蘋果(2010.01.01) 擺脫中美間的障礙 文章特別指出,由於芬蘭的中立,因此可以是北約國家和蘇聯集團互動的平台;而1975年的「歐洲安全會議」就在芬蘭首都召開,並簽訂《赫爾辛基協定》。正是這個協定讓蘇聯同意與西方廣泛交流,交換北約承認它二戰後佔領的波蘭土地,使得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理念進入鐵幕而腐蝕蘇聯集團的基礎,最終導致華沙集團的崩潰。 作者列出了眾多台灣與芬蘭類似之處,以及台灣芬蘭化之後,對中國產生的民主化?代償P自由化的影響,將使每一方都獲利。在此前提下,作者建議美國把台灣移出美國的軌跡範圍,不必軍售台灣,不再視台灣為反共盟邦。因為時代已經改變了。 季禮的文章以對台灣很友善的口氣,擺出為台灣利益深思熟慮、「但為君故,沉吟至今」的姿態,無非是想說服美國的親台派,並為大家從台灣困境裡解套,先做出道德解脫。如果對比前不久美國參謀聯席會議前副主席歐文思的文章:「美國必須開始把中 房地產國當朋友看待」,主張廢《台灣關係法》、停止軍售台灣等等,我們會發現中國在美國越來越多的說客,都在呼籲廢法、停售,當年國府敗退台灣時美國對台的「鬆手政策」噩夢,似乎再度出現。可怕的是當呼籲普及化,連《外交事務》都刊登了,變成政策的日子也不會太遠。 美國亟欲從越南脫身時,打出的政策牌是「越戰越南化」,不到兩年南越就淪亡了。現在美國開始有人主張「台灣芬蘭化」,目的在使美國擺脫美中之間的障?租房子炎w─台灣。其實,那些學者怎麼會不知道中國堅決反對台灣芬蘭化呢?芬蘭與蘇聯不同文、不同種,早就是獲國際承認的獨立主權國。蘇聯只要它中立即不為已甚。台灣是中國口中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」,承認芬蘭化等於法理上承認一中一台。中國要的是「台灣港澳化」,季禮不會不知道,但還硬說台灣芬蘭化對中國的地緣戰略利益也有利,是自欺欺人之語。 不應一頭熱親中國 我們憂心忡忡的是,馬團隊無視於中國在美撒大錢做的遊說工作,漠視 禮服美國興起的廢《台灣關係法》,徹底改變美中台關係的聲浪和趨勢,只一頭熱地親善中國。加強對美工作是「和中友日親美」的基礎,再輕忽下去,就讓人合理懷疑是故意疏遠美國,為統一創造條件了。 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art_id/32201584/IssueID/20100101 美國樂見台灣「芬蘭化」嗎(嚴震生) ●蘋果(2010.01.01) 首先,季禮認為目前兩岸關係的和緩或「第二波低盪」,將會迫使美國在希望藉著台灣來制衡崛起的中國之現實主義觀點,及透過 代償兩岸間更緊密的經濟、社會及政治關係以促進長期和平之自由主義觀點間,作一選擇。 和緩雙邊關係作為 其次,根據季禮的說法,所謂的「芬蘭化」就是芬蘭不加入任何聯盟、挑戰蘇聯,或是讓其他國家使用芬蘭、成為挑戰蘇聯國家利益的基地,以換取蘇聯對芬蘭自主和民主制度的維繫。基本上,這是一個和緩雙邊關係的外交作為。台灣處於強鄰中國之旁,面臨對岸極大的軍事威脅,因此在美中逐漸形成的對抗中,台灣若不願意長期處於兩強的夾縫間,最終有可能會走向「芬蘭化」一途,就是與中國進行和解?澎湖民宿C 再者,本文作者察覺到北京政府對二次政黨輪替後的馬英九政府釋出善意,包括允許台灣有更多的國際空間,及創造有利台灣經濟和社會的兩岸關係等。重新執政的國民黨逐漸和中國大陸發展較為正常的關係,並採取了典型「芬蘭化外交」的政策,如內政部拒絕熱比婭入境的決定,及一向捍衛民主運動的馬英九總統在天安門事件20周年時僅表達「這段歷史傷痛須勇敢面對,不能刻意迴避」的看法。 最後,季禮認為對美國而言,台灣走向「芬蘭化」是天上掉下的禮物,因為美國政府在維護自由和平的國際秩序方面,亟需中國的合作 網路行銷。因此只要台灣的民主政治不會因兩岸關係的改善而被犧牲妥協,美國沒有必要將台灣留在它戰略布局範圍之內,也無須再提供軍售。此外,台灣的「芬蘭化」提供美國和平演變中國的另一項選擇,讓崛起的中國走向和平,對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亦有正面的貢獻。不過,若是從《自由時報》的幾篇專文來看,季禮博士的論點似乎是被曲解了。首先,從季禮文章的標題為《並不危險的海峽》來看,若說台灣芬蘭化讓美國頭很大,或是「馬政權的暴衝已成為美國痛點」的觀察,基本上違背了季禮原文的意涵。另外有文宣稱「芬蘭未亡國是因在冷戰時期,北約組織不願 房屋貸款見蘇聯併吞芬蘭遂其擴張意圖」,及《自由時報》社論的「後來蘇聯出兵芬蘭,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得以介入」等說法亦和史實不符,畢竟芬蘭當時並非北約組織的成員,而蘇聯在1948年芬蘭與其簽訂《友好、合作、互助條約》後,從未對芬蘭採取軍事行動,也未曾干涉該國內政,不知這些論點的依據為何? 有「順應默從」意涵 最後,「芬蘭化」在剛出現時,確實是有「順應默從」的負面意涵,但季禮認為它無須是一個「侮蔑」的名稱,並認為代表「芬蘭化」具體實現的凱古林(Urho Kaleva Kekkonen)總統對冷戰的結束,具有建設性的貢獻。個人在15年前首次以芬蘭和蘇聯關係來看?關鍵字排名漵勻鰜Y時,就希望政府能務實面對與大陸的互動,不但可以避免軍事衝突、保有實質的獨立自主,並且還能繁榮經濟、厚植實力,等中國逐漸走向民主多元後,再走向政治的協商。這個觀點在今天仍然適用,但台灣缺乏芬蘭政府與人民在「芬蘭化」方面的共識,因此若是未來再有政黨輪替,台灣海峽仍有可能成為危險的海域。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art_id/32201567/IssueID/20100101 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房地產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ornapvn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