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北京10月20日消息(記者劉禕辰 王宇)據中國之聲《全國新聞聯播》報道,國務院今天(20日)發佈《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》,首次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,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、朝陽產業進行扶持,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,推動職業體育改革,《意見》提出,到2025年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平方米。
  在《意見》當中,將體育產業形容為“朝陽產業”。如果用數字來表述這一定位,則更為直觀。據統計,從2006年至2012年,我國體育產業的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6%。
 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巡視員郝福慶:大家知道目前我們體育產業總規模,估算九千多個億,經過未來的發展,預計到2025年以後,總規模會超過五萬億,空間是非常巨大的。
  之所以可以有預計十年增長翻5番的底氣,是因為近年來我國全民健身的熱情正在急速高漲。以剛剛結束的北京馬拉松賽為例,2010年北馬報名持續兩個月才用滿名額;去年只用了13個小時,而到了今年北馬的半程跑參賽已經需要搖號,100人中才有14個能參加的中簽比例。
  但全民健身的需求,卻也遇到了一些麻煩,場地不足,就是其中之一。不少居民反映,不是真想占領一切空地跳廣場舞,而是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鍛煉。
  居民:我感覺想要鍛煉的人挺多的,但是我們周圍沒有場地。
  居民:像這邊場地很少的。
  對此,《意見》對於未來如何保障居民的體育鍛煉用地,直接給出了數據上的硬指標。
 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巡視員郝福慶:文件里提了兩個數字,在新建的小區、住宅裡面,室內的體育設施不低於0.1,室外不低於0.3,這是什麼概念?比方一個三千人的小區,就要至少建室內體育設施三百平米以上,室外九百平米以上,室內三百就是六個標準乒乓球台,室外九百就是一個半籃球場。
  除了讓老百姓想健身能健身,《意見》還設置政策引導居民會健身健好身。
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劉扶民:我們在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服務上,也提了一些要求。還要降低一些場館的門檻,提倡大型場館和其他一些場館,要低價位低收費,向老百姓開放。
  保留體育用地,降低場館門檻,能夠保障居民親身參與運動。但想要讓體育產業全方面繁榮,高水平、吸引人的賽事也必不可少。觀賽文化、粉絲經濟是現代體育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恰恰也是我國體育產業的短板。但這一情況目前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扭轉。從NBA中國賽的連續火爆,到九球皇后對戰奧沙利文的一票難求,不少公司都看準了這片市場。
  北京某體育賽事公司負責人:投入設置了五人足球、三人籃球,還有廣場舞、跆拳道,總投入在幾千萬。
  但觀賽暢快,辦賽卻不易。以往,一個國家級賽事,審批需要從縣級開始層層向上,針對這一情況,《意見》明確,群眾性、商業性賽事的審批一律取消,同時給予稅收金融方面的優惠政策。
  郝福慶:要全面清理不利於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定,取消群眾性、商業性賽事的審批,放權於市場,讓市場、讓社會力量來發揮作用。
  對於這一決策,作為市場主體的民營公司們,表示非常歡迎。
  某體育賽事運營公司負責人: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,這代表著我國的體育產業真正的回到市場手裡,對我們企業來說,就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。  (原標題:國務院: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ornapvn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